【心理】新学期,孩子“不想上学”?警惕青少年抑郁症!
来源:
|
作者:佛山普济医院
|
发布时间: 2023-02-22
|
434 次浏览
|
分享到:

最近,胡*宇案告一段落,
官方认定其为自缢死亡,
一时间,网络上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话题,
再度掀起了热烈讨论。
“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%,
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%至20%。”
《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》公布了上述数据。
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?
佛山普济医院心理科主任赵长江教授介绍,
青少年的抑郁、焦虑等情绪问题,
已不是个别现象,
这些孩子的情绪问题,
也并不是“不开心”“不想上学”这么简单。
父母通常很难发现抑郁症的症状。抑郁症有时会与青春期和青少年适应的典型感觉相混淆。

然而,抑郁不仅仅是无聊或对学校不感兴趣,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包括:
表现出悲伤、易怒或流泪
食欲或体重变化
对曾经被视为令人愉快的活动的兴趣下降
经常抱怨无聊
能量减少
难以集中注意力
内疚感、无价值感或无助感
酒精或药物滥用
睡眠习惯的重大改变
谈论或考虑自杀
从朋友或课后活动中退出
学习成绩恶化
其中一些症状可能并不都是抑郁症的指标。食欲变化通常是正常的,即在生长突增时期,尤其是当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时。
不过,留意青少年行为的改变可以让父母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帮助他们。
1、大脑的差异
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大脑在结构上与成年人的大脑不同。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也可能存在激素差异和不同水平的神经递质。
神经递质是大脑中影响脑细胞如何相互交流的关键化学物质。它们在调节情绪和行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。
根据现有研究,低水平的神经递质可能会导致抑郁症。

2、创伤性早年生活事件
大多数孩子没有完善的应对机制。创伤性事件会给人留下持久的印象。
失去父母或情感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持久影响,从而导致抑郁症。

3、遗传性状
研究表明抑郁症具有生物学成分。它可以从父母传给他们的孩子。
有一个或多个近亲患有抑郁症的孩子,尤其是父母一方,自己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更大。

4、习得的消极思维模式
经常接触悲观思想的少年,尤其是来自他们父母的悲观思想,也会患上抑郁症,他们可能缺乏如何克服挑战的正面例子。

1、与值得信赖的成年人谈谈你的感受(例如父母或监护人、老师)。
2、健康饮食。
3、尝试与朋友或家人共度时光,即使不想这样做。
4、保持活跃和锻炼,即使只是去散步。身体活动会在大脑中释放化学物质,如内啡肽,可以帮助你感觉更好。
5、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。
6、向医生询问获得专业的帮助。抑郁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(也称为“谈话疗法”)、药物或药物和谈话疗法的组合来治疗。
名医推荐

专家门诊时间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