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血糖偏高是不是就说明患糖尿病了?我该怎么办啊”
“血糖偏高是不是说我的糖尿病比较轻啊?”
“血糖偏高说明还没达到糖尿病,也就是正常吧?”
一个过度担忧,另一个不知轻重,还有一个不以为然,面对“血糖偏高”的患者,如何应对恰到好处呢?
体检时,通常测的是空腹血糖值,空腹血糖值高于 6.1 mmol/L,且低于 7.0 mmol/L 时,提示“血糖偏高”,也就是我们医学上所说的“空腹血糖受损(IFG)”
除此之外,血糖值偏高还包括“糖耐量减低(IGT)”,是指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高于 7.8 mmol/L,且低于 11.1 mmol/L
这种血糖值“高不成低不就”,医学上就叫做“临界型糖尿病”,也就是“糖尿病前期”。
具体定义,还是看最新权威指南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17年版)》怎么说吧!
“糖尿病前期”虽然达不到糖尿病诊断的标准,但是意味着已经跨入血糖异常的“雷区”,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。研究显示,中国有1.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,每年有1.5%~10.0%的糖耐量减低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。因此,应对的首要目标,是要积极干预,及时避免其进展为糖尿病。
血糖偏高不等于糖尿病
血糖偏高意味着离糖尿病不远了
——也就是临界糖尿病
糖尿病的危害很严重
临界糖尿病需警惕
抓紧预防还来得及
超重或肥胖者BMI达到或接近24kg/m2,或体重至少减少5%~10%;
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~500 kcal;
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%以下;
中等强度体力活动,至少保持在150min/周。
每年至少需进行两次血糖测试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,评估血糖水平。
必要时复查糖耐量测试,判断是否进展为糖尿病。
首先,我们要来回顾一下:体检,是在什么状态下进行的?是空腹时,还是餐后?
一般来说,餐后血糖会高于空腹血糖,而常规印在体检报告单上的血糖正常值,是指空腹时的正常值。
不过!你得当心,因为有时候,我们可能会遇到假的空腹!
通常,我们会以为,在午餐前或晚餐前肚子饿得饥肠辘辘了,就叫做「空腹」,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真正空腹的定义,是指停止进食8~12小时时的状态。也就是说,肚子饿了,未必叫做「空腹」;肚子饿得要晕了,才可能叫做空腹。
空腹状态下血糖的正常值,因为不同医院、不同机器的原因,可能略有差异,一般在3.3~6.1mmol/L(单位读作:毫摩尔每升)。
如果你回想起体检时没有空腹,或者说,没有真正地空腹,那么你该做的,是在一个真正空腹的时间,回到医院重新接受抽血。
如果你确实是在空腹状态下检查的血糖,而且的确高于6.1mmol/L,这时候,我们就该来学习看看数据了。
如果空腹血糖在6.2~6.9mmol/L,最好到医院做一下糖耐量试验,因为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。
如果糖耐量试验中,空腹血糖仍为6.2-6.9mmol/L,和/或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.9-11.0mmol/L,则应该诊断为糖耐量异常。
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前期,通俗一点解释就是——“亲!你的一只脚已经踏在糖尿病的门槛上了!再往前一步就是糖尿病了!”
不过也别太担心,毕竟,只要处理得当,它完全有可能往后退,血糖水平降到和正常人一样。
什么是糖耐量试验?
糖耐量试验,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,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,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,目前被认为是确诊糖尿病的金标准。
根据摄入葡萄糖的方式,分为静脉注射(IVGTT)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。
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,是指给成人饮用含75克葡萄糖的水300毫升,然后测其血糖变化,观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。
总之,简单来说就是,你得空出肚子来,喝下一瓶比甜饮料还要甜的糖水,再按照护士提示的抽血时间抽血,分别检测血糖值。
虽然很痛,但很有用!必要的时候,还是撸起袖子上吧!
当空腹血糖≥7.0mmol/L,此时你也还是要重新复查一下空腹血糖,毕竟咱们说了,医院、机器不同,数据是可能存在差异的。同时,还要进行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。
如果复查空腹血糖仍≥7.0mmol/L,和/或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≥11.1mmol/L,则可确诊为糖尿病。
总的来说,血糖的异常对应着哪一种状态,大家可以跟着这张表格来进行解读:
到底是不是得了糖尿病?其实诊断糖尿病,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。诊断糖尿病是有前提条件的。
1、检查OGTT时,要空腹至少8小时以上,早上8点钟前抽血,试验前3天内,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克(生重)。
2、要以静脉抽血检查血浆葡萄糖浓度为准,并同时检查糖化血红蛋白。
3、要排除喝茶及咖啡、吸烟、剧烈运动对血糖的影响。
4、要等到应激状态去除2周后再评估是否有糖尿病。
5、要停用能影响血糖的药物1周后,再诊断糖尿病。
6、要先治好其他内分泌疾病后,再评估是否有糖尿病。
1、不要用尿糖诊断糖尿病:仅有尿糖阳性不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,因为正常人有时尿糖中也会出现加号(+)。
2、不要用指尖血糖诊断糖尿病:指尖血糖受温度、外周血循环、血糖试纸的有效期、血糖仪等因素的影响较大,只能作为血糖监测用,不能用于确诊糖尿病。
3、不要因一次血糖升高就诊断糖尿病,因为一次血糖可能存在误差,也可能是受食物、进餐时间等影响。
4、不要在应激状态时诊断糖尿病:如外伤、寒冷、发热、脑卒中、有其他严重身体疾病时等,体内在应激状态下,各种升血糖激素增多,可引起应激性高血糖,所以有应激情况时,不能做OGTT。
5、不要在服用特殊药物时诊断糖尿病:如利尿药、肾上腺皮质激素、甲状腺激素、生长激素、避孕药、某些降血压药物、某些抗菌素等,这类药物通过干扰肝糖原异生或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。
6、不要在有其他内分泌疾病时诊断糖尿病:垂体生长素瘤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嗜铬细胞瘤等,这些疾病都可以导致血糖升高。
对于“我是不是糖尿病?”这样的问题,别自己去查百度,最好到正规医院找内科医生看病,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确定所需要的检查方案,然后依据您的病史和检查结果来明确是否糖尿病诊断。